網頁

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

水土保持局監控雨量站點加權係數研究

現行做法如下:

  1. 10分鐘、時雨量、3小時、6小時,及24小時雨量係指以目前時間往前推一定時間累積降雨。
  2. 雨場分割ETR1:係指同一雨場,自降雨開始至目前之累積雨量(不作任何拆減);且雨場分別之標準係以 6 小時內總雨量小於 4mm 時作為雨場結束點。
  3. 前期降雨ETR2:即有效累積雨量,其計算方式如下:
  4. 警戒說明:
    • 已發布紅色警戒
    • 已發布黃色警戒
    • 接近紅色警戒(有效累積雨量逾土石流警戒值之70%)
    • 達黃色警戒發布標準(有效累積雨量+預測雨量大於土石流警戒值且目前有效累積雨量逾土石流警戒值之30%(警戒值<300)、40%(警戒值>=400))
  5. 頻率年資料說明
    • ★:逾50年雨量資料(水土保持工程採用50年之重現期距規劃設計)
    • ★★:逾200年雨量資料(水土保持工程採用50年之重現期距規劃設計)
警戒值動態調整:
  1. *一級調整 3hr累積雨量>=200mm (原警戒值400mm以下,調降100mm;原警戒值450mm以上,調降150mm)
  2. #二級調整 3hr累積雨量>=150mm (原警戒值400mm以下,調降50mm;原警戒值450mm以上,調降100mm)
  3. @三級調整 2hr累積雨量>=100mm (原警戒值400mm以下,調降50mm;原警戒值450mm以上,維持不變)

 

未來研究方向,將針對其加權係數稍作調整,以更符合實際發生情況。

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