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年2月通過的案子,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"基隆工務段"正式於3月4日成立,16日新官上任,未來要提供的天氣預報訊息,又多了一個工務段。
目前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下轄6個工務段:景美工務段、中和工務段、復興工務段、基隆工務段、中壢工務段、新竹工務段,涵蓋整個大台北地區,在上周的春雷第一響後,也表示台灣地區即將進入春雨的氣候特徵。
台灣位於溫帶與熱帶交綏之副熱帶地區,台灣地形地貌複雜,年雨量相當豐沛,加上近年來極端天候的變異,尤其在北部地區,容易受到從大陸移出的短槽影響,發生短時較大雨勢。
台灣一年之中以梅雨期和颱風期的降雨最多,尤其是中、南部,這兩類型的降雨是全年最主要的降雨來源。每年冬季和春季由於雨量非常少,稱為乾季。當梅雨及颱風雨不顯著時,春雨便顯得格外重要。如果前一年的颱風雨不足,而且沒有春雨適時補充的話,那麼很容易會形成乾旱,不但嚴重影響一期稻作的秧期,連工業及民生用水都有缺乏之虞,此時,春雨便成了台灣一項非常重要的氣候條件了。反之,若前一年雨量充足卻又春雨綿綿,甚至發生大雨或豪雨,那麼春雨便成了不良的災害了。
春天從何時起算呢?
天文學:以春分(三月廿一日)、夏至(六月廿一日)、秋分(九月廿三日)及冬至(十二月廿二日)作為四季的開始。
中國古籍:大多以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(二月四日)、立夏(五月六日)、立秋(八月八日)及立冬(十一月八日)作為四季的開始。
民間習慣:以農曆1至3月為春天、4至6月為夏天、7至9月為秋天、10至12月為冬天。
以上三種四季的分法在氣候統計上皆有不便,為了配合溫度的變化情形及氣候統計的方便性,一般多採陽曆3至5月為春天、6至8月為夏天、9至11月為秋天、12至2月為冬天。
"新工務段異動資料"
順道一提,未來我要分享的文件或簡報都將連結到我的Office online,一方面也方便大家下載,也希望大家可以註明引用出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